

-
首页
-
关于我们
- 安德普简介
- 发展历程
- 资质证书
- 合作伙伴
-
产品中心
- 智能电源模块
- 换电柜模块
- 充电桩模块
-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
- 7KW-21KW交流充电桩
- 7KW便携式交流充电桩
- 20KW-40KW直流充电桩
- 60KW-240KW双枪落地式充电桩
- 48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桩
- 液冷超充解决方案
- 光储充解决方案
- 智慧运营管理中心
- 工业智能充电机
-
品质控制
- 研发设备
- 测试设备
- 生产车间
-
渠道招商
-
新闻中心
- 公司新闻
- 行业动态
-
联系我们
-
工业充电机网站


-
首页
-
关于我们
- 安德普简介
- 发展历程
- 资质证书
- 合作伙伴
-
产品中心
- 智能电源模块
- 换电柜模块
- 充电桩模块
-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
- 7KW-21KW交流充电桩
- 7KW便携式交流充电桩
- 20KW-40KW直流充电桩
- 60KW-240KW双枪落地式充电桩
- 480KW分体式直流充电桩
- 液冷超充解决方案
- 光储充解决方案
- 智慧运营管理中心
- 工业智能充电机
-
品质控制
- 研发设备
- 测试设备
- 生产车间
-
渠道招商
-
新闻中心
- 公司新闻
- 行业动态
-
联系我们
-
工业充电机网站
SiC器件——优化大功率直流充电桩设计
充电模块是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核心零部件,约占充电桩总成本的50%;随着市场快充需求的不断增大,充电模块所需功率也随之不断提高。而提高充电桩输出功率的主要方式有:1)增加模块数量;2)提高模块的功率密度。但由于充电桩体积有限,选择提高充电模块功率密度是行业发展必然趋势。
碳化硅器件作为第三代功率半导体,非常适合充电桩模块的应用工况。作为高压、高速、大电流器件,SiC器件是实现高功率密度的主要材料,它简化了直流桩充电模块电路结构,提高单元功率品级,功率密度显著提高,这为降低充电桩的系统成本铺平了门路。同时它具有耐高温、耐高压、大功率、损耗低和高可靠性等优点,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并减小产品体积。
目前常用的为SiC MOSFET,它的高压特性在1200V到1700V电压区间具有很大的优势,采用SiC MOSFET的DC/DC电路,可以从原来的三电平优化为两电平LLC,这样可以大大简化拓扑电路,减少元器件的数量,控制和驱动更加简单。同时,基于SiC MOSFET的高频特性,可以提高LLC电路的开关频率,从而减少磁性器件的尺寸和成本。
图:碳化硅和硅材料的特性对比
与传统硅基器件相比,碳化硅模块可以做到更高的耐压等级和更高的热导率,能够增强充电桩的稳定性,使直流充电桩(DCFC)能够以更高的频率运行,增加了充电桩近30%的输出功率,并且减少损耗高达50%左右。碳化硅功率半导体器件的进步,也为充电桩电能转换带来巨大进步和技术突破。
目前,让汽车充电变得像加油站加油一样快是市场上的主流需求,充电桩向直流快充的发展,对功率器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为了在800V高压下实现更高的效率,业界技术研究方向正转向SiC功率集成模块(PIM)。选择基于SiC的模块能降低总体布线要求,减小系统尺寸,并减轻重量。模块将多个功率器件集成在单个紧凑的封装中,简化了机械组装,优化了热管理,提高了可靠性,并减少了电压尖峰和高频EMI。使用SiC器件以更高频率运行,可以提高功率密度,提升效率,并减少需要管理的热量。此外,模块还针对使用极低热阻材料的热传递进行了优化。
总而言之,SiC功率集成模块正成为新能源充电行业的领跑者,让超充时代更快到来。